当前位置
主页 > 成功案例 >
学术论文的注释种类及引文注释规则
2022-11-10 00:13
本文摘要:原来想把注释这种类似学术写作“边角料”的问题简要梳理一下,效果拉拉杂杂还是写了这么多。只管是作为小我私家条记,但还是很是希望这篇简陋的梳理能够对读者朋侪有一些资助,希望能够资助大家对各种注释的功效和用法有更进一步相识,并在实战中灵活运用,提高论文写作的严谨度和美感。固然,我小我私家能力及履历很是有限,文中难免有错误之处,接待指正。

亚博体彩登录

原来想把注释这种类似学术写作“边角料”的问题简要梳理一下,效果拉拉杂杂还是写了这么多。只管是作为小我私家条记,但还是很是希望这篇简陋的梳理能够对读者朋侪有一些资助,希望能够资助大家对各种注释的功效和用法有更进一步相识,并在实战中灵活运用,提高论文写作的严谨度和美感。固然,我小我私家能力及履历很是有限,文中难免有错误之处,接待指正。

目 录一、注释的种类(一)凭据功效的差别1.标题注释2.作者注释3.释义性注释4.引文注释5.其他(二)凭据所处位置的差别1.脚注2.尾注3.脚注尾注联合注4.夹注5.其他二、两种版本的引文注释规则(一)“国标版”引文注释规则(二)“常用版”引文注释规则(三)两种版本的引文注释规则比力所谓“注释”,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与“注解”、“注”大意相同,指“用文字来解释字句”、“解释字句的文字”。也有人认为“注”一般指参考文献,“释”指用话语对文中内容举行解释、增补。

我查阅了编辑界的相关界定,这种解释或许并禁绝确。固然,在古汉语学中,“注”、“释”、“校”、“笺”作为一种体例各有所指。但在现代汉语中,从语义角度讲,至少“注”与“释”之间似乎并无特别显着的差异。

从社科类学术写作中,“注释”笼统地作为“解释的字句”的意思已经为人们所接受。只不外,凭据功效和所处位置的差别所划此外几个分类,从学术规范角度讲如何应用,才成为学术写作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注释的种类(一)凭据功效的差别凭据功效的差别,注释可以分为标题注释、作者注释、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四种类型。

从学界老例来看,前三者主要用以解释说明,而引文注释则用以标志引证文献的出处。标题注释和作者注释都比力好明白。

1.标题注释标题注释,也叫“题注”,指对该论文写作起因、揭晓情况、所受资助指导情况、致谢等相关情况所做的简短说明。2.作者注释作者注释,指对论文作者的相关信息予以标明,一般包罗姓名、学习或事情单元及职务或学历。

有的繁琐一些,要求标明作者的性别、年事、籍贯、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等信息。3.释义性注释释义性注释,也叫“说明注”、“内容注”,指看成者认为应该对正文中所提到的术语、资料、人物、事件或所讨论的议题作进一步的附带说明、评论或引申,而又担忧在正文中提及会影响行文顺畅简练,或担忧打断读者思路时,通过注释的形式所做的说明性文字。4.引文注释引文注释,也叫“引文注”、“引文出处注释”,指对文章所引用的文献的出处(详细文献信息)所作的标明。

在功效上与文后的参考文献只管同属参考文献,但二者之间又有细微的差别。例如,引文注释就同一文献可以在文中泛起多次,而文后的参考文献只列一次;引文注释需要一般注明所引用文字在一文献中的详细出处(页码、边码等),而文后的参考文献只需列明文献的基本信息即可;引文注释可以接纳节略形式(如同前注等),而文后的参考文献一般不行以节略列写。5.其他从严格意义上讲,只管只有这四种分类,但实践当中,却也泛起了两种混淆型注释。一种是标题注释与作者注释的混淆,即在作者信息之后直接(或另起一行)说明文章所受资助指导并表达谢意的做法。

另外一种是释义性注释与引文注释的混淆,即在作释义性注释时,评论、引申历程中又提及其他相关文献,或者在作引文注释时,又附带作了相关说明、评论或引申。这两种做法,在当前一些作者写作和学术期刊中都比力常见。

论文写作中,释义性注释、引文注释以及二者混淆型注释问题比力多,尤其是对于刚刚接触学术写作的本科生、研究生而言。(二)凭据所处位置的差别除了上面的分类方法,还可以凭据在论文中所处位置的差别,将注释分为脚注、尾注、脚注尾注联合注和夹注。1.脚注脚注指将当页的注释放在当页的页脚(也叫“页末”、“地脚”)位置。

对于脚注的编号,通常有全文一连编号、每页重新编号和每节重新编号三种方式。全文一连编号的利益在于可以使读者或编辑对文章的注释量一目了然,如《中王法学》、《法学研究》就接纳这种编号方式,可是毛病在于可能会遇到一定的技术难题,如①②③形式的符号,一般常用的Word软件不支持输入20以后的符号,只能有待出书社专业的排版软件作技术处置惩罚。与之相反,每页重新编号,只管不易使人对文章的注释量一目了然,但可以规避这种技术问题,如《中国社会科学》、《法商研究》接纳的就是这种编号方式。

每节重新编号,一般用于使用分节符的章节型写作(如硕博论文或著作写作)和期刊对论文的编排历程。2.尾注尾注指将全文的注释放在全文(或章节)的末端位置。

一般来说,尾注根据注释在文中泛起的顺序先后排列。作为注释,尾注和脚注一样都是对正文内容的一种增补说明,或许为了读者更为集中阅读正文内容,保证阅读的连贯性,或许是出于集中排版缘故,有一些刊物(如《治理世界》)就接纳这种编号方式。但阅读正文的同时附带性地联合注释尤其是释义性注释来资助明白,似乎也是一种比力普遍的学术阅读习惯。

脚注与尾注在一般Word排版软件中,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写作中究竟是接纳脚注形式还是尾注形式,一般凭据小我私家写作习惯和期刊要求为准,暂时转化倒也不是特别难题的问题。3.脚注尾注联合注脚注尾注联合注指的是将释义性注释接纳脚注形式,而引文注释则接纳尾注形式的一种混淆型注释方式,如《执法科学》就接纳的这种方式。这种注释编排的方式受其时我国期刊数字化的政策影响有关,如其时及今后不停修改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以及教育部下发的《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等规则。

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上一篇题为《学术论著注释和索引的规范与功效》的文章指出:“学术界曾广泛存在着对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不加区分地统称为注释(notes)而混杂作注的现象,对文献引证分析倒霉。于是厥后泛起了二者单列的趋势”,强调题目、作者及释义性注释均用脚注泛起在当页,释义性注释也可用尾注泛起在篇末或在书末编号作注,并指出这些注释与“与文献引证注释(即参考文献)分属两个系列”。

但随着时间生长,这种注释很是贫苦,不易操作,无论是作者写作还是编辑编排中都需要同时注意区别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也容易忽略释义性注释中的引文注释。因此,除了一些高校学报外,其他学术期刊已经很少用这种注释方式。4.夹注夹注,也叫“文中注”、“括注”,即在正文或者其他类注释中对知识性的内容以括号形式作以简要说明。凭据夹注内容的差别,可以分为夹注书名、夹注外文、夹注页码等等。

夹注不仅可以泛起在正文中,也可以泛起在其他种别的注释当中。5.其他除上述分类以外,另有边注、图注和表注。边注指也称旁注,是置于页面一侧的注释,如《联邦论》、《不揭晓就出局》等书中均有运用。

图注,即针对图或者图中某一内容所做的注释。表注,即针对表格或者表格中某个事项所做的注释。通常而言,边注在论文写作中并不常见,图注和表注又比力好明白,故在此不赘。

二、两种版本的引文注释规则引文注释接纳何种形式标明?差别期刊有差别的花样要求。简要区分,可以将学界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引文注释规则分为“国标版”与“常用版”。

固然这里仅仅是一种大略意义上的划分。实践中,“国标版”、“常用版”各内部之间也存在差别版本,但这些差异相对较小。

因此,用这种说法应该可以大致说得已往。(一)“国标版”引文注释规则所谓“国标版”引文注释规则,即以国家尺度化治理委员会颁布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87、2005)为尺度的一种注释规则。

该规则在2015年修订时更名为《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除此以外,相关的类似规范另有:新闻出书署主持制定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修订本)》(CAJ-CD B/T 1-2006)、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等文件。

这些文件对于注释形式的划定,可统称为“国标版”。“国标版”对注释尤其是引文注释的花样划定,主要目的在于适应“文献信息流传现代化的需要”,尤其是为了依托电子数据库所举行的文献检索与统计评价。因此,“国标版”的注释规范,通过规范重要检索数据项和统计评价数据项的名称、标识、结构和编排花样,对对接国际文献索引尺度、促进我国学术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充实开发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里涉及的国际尺度主要有《文献事情文后参考文献内容、形式与结构》(ISO 690)和《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第2部门:电子文献部门》(ISO 690-2)等。只管是为了对接,但仍然考了海内文献的特点,因此是“非等效接纳”。“国标版”规则划定了专著、专著中的析出文献、一连出书物、一连出书物中的析出文献、专利文献以及电子资源的著录项目和著录花样。并对文献类型与标识代码作了划定。

例如,在《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中,对专著的著录花样要求是:对一连出书物中的析出文献的著录花样要求是:(二)“常用版”引文注释规则对于引文注释规则,除了“国标版”,学界还生长出了相对而言更为花样简练、操作更为简朴另一种规则,这里临时称为“常用版”。“常用版”对每种文献类型保留了基本的著录项目,对中文文献的著录花样上更为切合中文汉字输入和标点输入的老例。这种学界老例,最早起源于那边,我没有举行考证。但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由《中王法学》牵头的32家法学期刊、出书社、数据库等单元团结中王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推出的《法学引注手册(2019年)》,在学界引起了不小的影响,也具有相当的规模效应。

(针对该手册中的相关细节问题,我之前写过商榷的文字,何海波老师也针对商榷问题作了回复。读者朋侪可以比照参考。)以《法学引注手册》为例,引用纸质出书文献的著录项目包罗:(三)两种版本的引文注释规则比力《执法科学》的何柏生编审曾提出注释规则是否科学的三个评判尺度:一是轻便易用;二是便于文献计量;三是能准确地反映参考文献承载的种种须要信息。

“国标版”的几个规则对参考文献作了特别详细的内容,只管利便了文献计量,可是在作者写作和编辑校对中的操作难度很大。首先,著录项目过于详细,对于作者和编辑来说,影象量颇大。一个大16开本的《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著录项目和著录花样的要求就有20几页,有些文献信息的著录项目多达10余项。

其次,在著录花样的要求上,有中文汉字,也有中英文标点混淆,还要兼顾巨细写切换,对于作者、编辑来说,输入和校改都很不利便。《法学》主编童之伟教授曾品评这种花样像密电码一般,难学易混。

也正因此,除了高校学位论文和高校学报等外,更多的学术写作和学术期刊都已摒弃或革新了这种注释规则和花样。“常用版”对引文注释规则的表述和详细要求更为简练易懂,也越发容易操作。《法学引注手册(2019年)》承接了法学界以往多年引文注释的常用习惯,并为宽大的法学期刊和出书社引为准则,有利于学术界引文注释的规范化。只管其中对于一些引文注释的划定,尤其是其中的著录项目的名称,并没有接纳“国标版”那样的编辑行话,而是接纳一种比力学术俗话的说法,倒也不能全然是一种缺点。

究竟规则写出来是为了学术界写作的规范化,是给人看和用的,又究竟大多数的作者对编辑行业的术语并不清楚也没有须要掌握这么准确。相较于“国际版”的规则,“常用版”在操作性上大大便利了作者和编辑,也提升了一定的审美尺度,可是在文献计量上能否功效不减?或者说还能否很好对接国际尺度?这个我没有专门研究,也不知内情。可是,从中国知网也作为加盟单元到场了《法学引注手册(2019年)》的制定看,或许随着现在盘算机系统识别能力的提升,“常用版”的注释规则在文献质料信息化、数字化问题上应该是获得了一定水平的推进。

关于注释的其他问题,《法学引注手册(2019年)》中已经有比力详尽的先容,这篇文章就不说了。参考文献1.《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1987)。2.《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3.《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4.《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修订本)》。5.《法学引注手册(2019年)》。

6.张积玉:《注释、参考文献著录中若干规范问题再探》,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6期。7.杨昌勇:《学术论著注释和索引的规范与功效》,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8.何柏生:《几种注释规范的优劣比力》,载《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9.童根兴:《学术著作中的注释:一个出书社编辑的视角》,载《出书刊行研究》2020年第3期。10.法学小园丁:《正文只有7个字:法学论文的脚注太多了!》,载“美王法瞭望”微信民众号,2020年1月6日。推荐阅读:《论文选题应该遵循的四个原则 》《手机上怎么修改论文花样? 》《论文查重的效果为什么每次都纷歧样 》。


本文关键词:亚博体彩登录,学术论文,的,注释,种类,及,引文,规则,原来

本文来源:亚博体彩手机网页版-www.beko-bj.com

联系方式

电话:026-44126306

传真:0130-93328055

邮箱:admin@beko-bj.com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云龙区费视大楼5752号